无锡曙光技工学校
暑期家长如何协助孩子做好时间管理?
暑假来了,爸爸妈妈应该注意些什么?需要在哪些方面给予孩子必要的指导呢?如何才能让假期成为孩子成长的“加速器”?苏州市家长学校总校推出家庭教育指导系列之暑期专题,邀请苏州市家庭教育名师工作室,苏州市“林老师”志愿者团队骨干教师,为广大家长支招,助力孩子过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暑假!
亲爱的家长朋友,假期即将过半,孩子在放松休息之余,你是不是也有点担心他会学习不规律、随意浪费时间。青春期的孩子具有鲜明的年龄阶段特征,想要引导他们做好时间管理,家长朋友需要做到知己知彼,方可从容应对,游刃有余。
01满足孩子的自我意识
青春期是孩子自我意识觉醒的爆发期。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对于“我(自己)”的强调值会急剧上升,甚至爆表。在时间管理方面的沟通中不妨多使用这样的句式:你怎么看待“某人某事某现象”“我很想听听你的见解”“我听你的”……让孩子的自我得到充分认可,让他们强调自我的心理需求得到回应和满足。
02接住孩子的情绪突变
青春期是孩子生长激素水平直线上升期。这个阶段男孩的荷尔蒙分泌值是女孩的十几倍。随着生理激素水平的突变,孩子的情绪波动也会如海水般时而汹涌时而平静。家长对此要做好思想准备。在时间管理方面一方面建议孩子增加运动时间,加强体能锻炼;另一方面,要做好随时接住孩子情绪火山爆发的准备,能及时觉察并稳住自己的情绪,以不变应万变。
03重视孩子的思维训练
青春期是孩子大脑发育的关键期。大脑皮层在增厚,沟回在加深,辅以科学训练可以大大增加脑容量。时间管理方面不妨适当允许孩子留有自主时光,探求新事物,培养新兴趣。如果家长能适当放低姿态,跟孩子固定一个“特殊时光”,一起开拓视野、一起讨论探究,不仅可以与孩子实现无障碍沟通,帮助孩子训练思维能力,自己也能完成二次成长。
04允许孩子的暂时性不足
青春期是孩子意志品质塑造的困难期。这个阶段的家长需要做到既坚定又包容。对于培养孩子踏实勤奋,善良乐观的大方向要明确且坚定;对于孩子在日常行为中的一些不足要予以包容,及时指正,正所谓欲速则不达。家长要允许孩子犯错,引导孩子在错误中成长,给孩子成长留有一定的时间。
做到以上几点思想准备
接下来在时间管理方面需要大家
根据自己孩子的具体情况私人订制
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则仅供借鉴参考
1定计划,做记录,及时反馈
制定计划是第一步,却不是全部。在充分尊重孩子自主性的基础上由孩子本人为自己制定暑假任务分配以及作息计划,父母要做的不是给建议或者做调整,而是默默拿起小本子,帮助孩子记录每天的计划实施情况,一周以后,拿出来跟孩子商量分析,做进一步调整。整个假期应该是一个让孩子自主制定计划,实施调整计划,不断完善计划的动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父母是观察者,反馈者和帮助者的角色。切不可挑剔和指责孩子,更不能苛求孩子一蹴而就。
2练体能,做作业,五五分配
暑假中,初中生体能训练的时间配比要增加,基本上可以跟孩子做作业的时间持平。比如孩子每天写作业是2个小时,那么孩子的运动时间也要至少达到2个小时。不能长时间集中注意力的孩子可以尝试使用“番茄工作法”,定时25分钟写作业,休息5分钟,再定时25分钟写作业。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如果能明显看到孩子提高了学习效率,可以使用“时间银行”,把提高效率的那部分时间存储起来,留给孩子再需要的时候提取支配,如此便能大大提高孩子的积极性。
3陪探索,共阅读,乌鸦反哺
有没有这样的家长?只要看到孩子不是在写作业,就会心慌的不行呢。暑假比较长,孩子每天平均分配时间做作业,基本1-2小时就足够了。那么剩下每天的大量时间应该怎么安排呢?阅读,当然是首选,这里推荐使用“时间收集箱”来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一开始家长可以找一些800-1000字的短文每天和孩子共读,然后就文章内容进行交流讨论;一周以后可以试着找一本薄薄的小说,每天固定一个小时的亲子阅读时光,花一周时间一起读完。每次记录阅读时间和讨论主题等,投入“时间收集箱”。有了这样的共读体验,生活中家长和孩子就多了很多可以聊天的话题,家长的“请教”或“无知”甚至可以大大激发孩子做小老师的欲望,实现知识方面的乌鸦反哺。
4做家务,担责任,自力更生
“时间收集箱”或者“时间银行”在家务劳动方面同样可以使用,这里还要强调“抓原则,放细节”法则。培养孩子的家务劳动能力需要细水长流。重点在于“做”,而不是“做得好”。只要做了,就记录投放在“时间收集箱”,做的有亮点的地方加备注存入“时间银行”。一个暑假的劳动目标甚至可以只锁定一件事,比如每天叠衣服,或者每周拖一次地。
5控手机,保睡眠,告别拉锯
关于手机问题,显然是很多家长的心头之患,不妨试试向游戏学习定规则,来个“约法三章”。第一,游戏分不同层级,每个层级都有小目标;第二,游戏会给孩子及时反馈。比如,约定一天的屏幕时间是20分钟,如果孩子可以连续一周做到不超时,下一周可以升级,把时间调至每天30分钟屏幕时间。另外建议使用沙漏计时,让孩子看到时间的流逝,以避免父母提醒造成孩子的情绪波动。
最后,固定睡觉和起床时间可以保证良好的作息和充沛的精力。建议商量一个固定的仪式来提醒入睡和起床,全家共同遵守,孩子看到父母的亲身示范和坚持,便自然可以消除埋怨,共同遵守。